-
强迫症怎么办?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脑回路疗法具治疗潜力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生活中,不少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受到强迫症的影响和困扰,如何有效减缓、治疗强迫症也一直备...
/ 健康 / 2021-01-19 13:57:13 -
一次手术“三环紧扣” 上海专家让罕见病宝宝“耳聪鼻通”了
中新网上海12月25日电 (陈静徐运)一次手术、三组医生齐上、解决三大难题。上海市儿童医院25日披露,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为一名罕...
/ 健康 / 2020-12-25 15:00:42 -
专家建言:“同行同创”共建疫后感染病防治体系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胡贵龙 潘雨洁)“当前,全国各省市医疗机构应具备创新意识,共享新技术、新方法,助力中国感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在...
/ 健康 / 2020-12-05 18:20:05 -
重庆打造肿瘤防治全流程服务链 形成上下联动肿瘤防治格局
中新网重庆12月4日电 (韩璐 李绿桐)世界肿瘤诊治有哪些新技术?重庆肿瘤诊治有哪些成绩和进展?4日,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年会、重庆市医...
/ 健康 / 2020-12-04 19:31:55 -
上海专家为边疆送去精湛医术 带医生开创当地“先河”
中新网上海11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在新疆和西藏,上海的医学专家们用精湛的医术帮助当地医生创造“第一”,造福着当地民众。 ...
/ 健康 / 2020-11-24 13:28:47 -
中国首个省级罕见病患者调研报告出炉
中新社长沙11月18日电 (王昊昊 洪雷)《湖南省罕见病患者生存状况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下称《报告》)18日在长沙发布。“报告耗时1...
/ 健康 / 2020-11-18 19:32:32 -
肺癌“慢病化”趋势明显 专家强调规范开展免疫治疗
中新网上海11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中国,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肺癌发病人数众多。中华肺癌学院院长,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
/ 健康 / 2020-11-13 19:49:10 -
晋城医疗接上北京“天线” 多项合作促“晋”发展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范丽芳)11月8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签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协议》,晋城市13家医疗机...
/ 健康 / 2020-11-09 10:51:35 -
上海尝试中西医结合助帕金森病患者最大限度获得生活自理能力
中新网上海10月25日电 (陈静 施嘉奇)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度过药物治疗效果的“蜜月期”...
/ 健康 / 2020-10-25 14:33:30 -
青藏高原道地药材开发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中新网西宁10月20日电 (孙睿)记者20日从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获悉,青藏高原道地药材开发与利用国...
/ 健康 / 2020-10-20 16:06:24 -
季节转换+长假过累致高血压患者增加 不乏年轻人
中新网上海10月8日电 (陈静 徐兰青)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正值换季天气多变,不少患者因高血压、心血管病前往医院就...
/ 健康 / 2020-10-08 17:37:22 -
生物医药产业探寻“新风口”邀药界大咖兰州“论剑”
中新网兰州9月21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面对新冠疫情,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科技产业成为抗疫利器,这场疫情也推动着各国各界重新审视医药...
/ 健康 / 2020-09-21 12:43:45


- 海关安检联合检查 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出境通关时间减半
- 克宫:普京没有真正的休息日 业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
- A股三大指数普涨沪指逼近3000点 酿酒半导体板块活跃
- 印尼总统佐科会见宋涛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致力于探寻肝癌基因密码
- 助力消费与产业升级,中国扩进口还有后招
- 北京今天云量增多 明天阳光给力重回20℃以上
- 大陆学者:“26条措施”协助台湾经济转型 增强台企抵御风险能力
- “六稳”如何稳 发力显效看这里——投资篇
